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11 19:53:46 点击量:
渝超,重庆城市足球联赛,渝超赛程,渝超直播,渝超积分榜,渝超球队/渝超(重庆城市足球联赛)为重庆足球迷带来最新赛程、比分、积分榜、球队信息及直播入口,精彩赛事一网打尽。华灯初上,渝北区紫薇路逐渐热闹起来,法式面包房飘出黄油香气,灯牌林立的街区霓虹闪烁。这条约千米长的街道两侧,分布着造型精致的西餐厅、东南亚风情小店、精酿酒馆、甜品店、咖啡馆,中古店、城市书房等则为街区增添了几分文艺感,每天吸引众多市民和游客来此打卡。
这条汇聚了潮流店铺、创意市集和特色餐饮的商业街,是重庆首批夜间经济示范区之一,紫薇路上涌动的人流也勾勒出重庆消费能级跃升的生动图景。
在近期举办的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四周年新闻发布会上,重庆市商务委党组书记、主任章勇武介绍,四年来,重庆围绕建设目标推进“商文旅体展”深度融合,今年上半年全市社零总额超8300亿元、增长4.5%,总量持续增长,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,通过240小时过境免签“渝进蓉出”“蓉进渝出”的旅客增长近1倍。
这份“硬核答卷”背后,是重庆在消费场景创新、供给升级与环境优化等方面协同发力的缩影。
近年来,重庆充分发挥城市夜景、滨江岸线、后街支巷、楼宇天台等特色优势,创造特色消费新空间,并不断丰富消费业态、提升消费体验,有效激活市场潜力。
走进由防空洞改造而来的“地下之城老火锅”,空气中辣香四溢。在这里,消费者不仅可以体验到防空洞里吃火锅的独特魅力,还可以通过千灯万盏、折叠重庆等“火锅十景”,感受山城独有的热情和味道。
火锅是重庆夜间经济的金字招牌。重庆在实施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基础上,组织火锅美食文化节、重庆火锅全国行等推广活动,将饮食消费升级为文化体验,其影响力与“不夜重庆”等城市IP相互强化,让“美食+夜景”这对组合持续释放消费动能。
夜间经济长期保持“热辣滚烫”,离不开消费场景和消费空间的不断焕新。从深藏崖壁的地下洞穴,到百米高空的云端天台,渝中区精心打造了60余个“江崖街洞天”系列特色鲜明的新场景、新空间,构建起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场景。每当夜幕降临,在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、WFC会仙楼观景台、联合国际“云端之眼”等云端天台场景,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,记录城市夜景。
从今年4月开始,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夜空中,开展了常态化的无人机灯光秀展演,每晚吸引十几万甚至数十万人到现场观看,成为极具山城辨识度的消费新场景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6月开始,“重庆无人机表演餐厅”搜索量同比上涨285%。
“重庆连续四年位列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。”章勇武介绍。数据显示,2024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.57万亿元,其中60%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。
到“茶颜悦色”奶茶店点一杯奶茶,再去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挑选盲盒,在渝中区解放碑商圈,这样的消费方式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常态。
如今的渝中区,不仅是475家国际知名品牌的集聚地,更是617家高能级首牌首店构建的“消费引力场”——每3家入驻重庆的首店中,就有1家在该区落地。
以咖啡茶饮赛道为例,渝中区连续10年举办国际咖啡节,落地近100家咖啡首店,引入瑞幸、茶颜悦色等品牌区域总部,形成超20亿元产业规模;在时尚零售赛道,落地泡泡玛特、马登工装等新消费品牌区域总部,解锁年轻化潮玩消费模式,形成“首店经济+总部集聚”的融合生态。
漫步于重庆城市街头,可供选购的品牌商品日益多元。近年来,重庆深入实施消费品牌拓展行动,全面提升重庆消费“国际范”品质能级。截至目前,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2200个,上半年引进品牌首店数量跻身全国前四。
此外,重庆还系统推进“首发经济”发展,打造城市营销大秀场——去年底,达美乐比萨重庆首店在时代天街开业,消费者排起百米长队;日本茑屋书店西南首店在重庆天地打造“书店+咖啡+艺术展”复合空间,单日营业额突破80万元……
今年,长安汽车的第三代UNI-V车型选择在262米高的世贸131天际发布厅完成首秀。依托两江四岸立体夜景构建的动态展示矩阵,新车发布与城市天际线形成独特的光影互动,这一“云端展演”新模式将为山城消费升级注入新活力。
“欢迎来到问界汽车直播间……”两江新区618汽车直播狂欢节上,阿维塔、问界等汽车品牌展台前,主播正根据线上观众的提问需求,对汽车功能、配饰细节进行讲解。
“线上直播的形式打破时空限制,可及时、准确地提供咨询服务,能让消费者足不出户,提前了解心仪车型的信息。”问界市场经理陈城表示。
“赛事经济”也成为助力消费跃升的重要供给。重庆市体育局一级巡视员杨贵山介绍,近年来,重庆积极承办WTT重庆冠军赛、“一带一路”田径邀请赛等重大赛事,通过“跟着赛事去旅行、跟着赛事去消费”,进一步促进“体育+文旅”“体育+消费”的融合发展。
2025重庆马拉松期间举办的第三届重马消费月,重庆推出近100场形式多样的消费活动,参与商家超过2000家,发放体育惠民消费券上千万元,接待游客511万人次。此外,重庆还积极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,积极培育户外经济、冰雪经济和数字体育经济等。上半年,全市举办区县级以上体育赛事共789场次,176万人次参赛,3亿人次通过线上和线下观赛,间接拉动消费达117亿元。
优化消费环境是提振消费的基础和保障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四年来,重庆通过畅通道、优环境、强服务,对标打造国际一流消费生态,以“便利化”撬动“消费力”。
“离境退税是扩大入境消费的关键举措。”重庆市税务局党委委员、总会计师张雪松说。
据了解,重庆打造了“入境无忧支付”服务体系,开展离境退税“即买即退”服务试点,提升签证、通关便利化水平。今年4月以来,全市新增100多家离境退税商店,总数达208家,退税商品销售额、退税金额均同比增长近5倍,重点商圈和景区外卡受理覆盖率超90%。其中,“即买即退”商店新增7家,总数达到10家。
章勇武表示,下一步,重庆将继续发挥特色优势,加快集聚高端消费资源,丰富多元消费供给,做强消费品工业,清单化招引“世界名品”,聚力培育地域消费品牌,加快建设中環万象城、寸滩国际新城等一批消费新地标,提升入境人员来渝便利度和全球消费品中转集散水平,全域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,力争早日建成具有国际风范、山水颜值、人文气质、生活品质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