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30 19:21:39 点击量:
渝超,重庆城市足球联赛,渝超赛程,渝超直播,渝超积分榜,渝超球队/渝超(重庆城市足球联赛)为重庆足球迷带来最新赛程、比分、积分榜、球队信息及直播入口,精彩赛事一网打尽。9月27日,铜梁龙体育场内,8000余名球迷的呐喊声震耳欲聋,铜梁火龙队与永川长城汽车队激战正酣。赛场外,消费热潮涌动。
距离体育场两条街外的“蔡记老火锅”门前,食客排起长队。服务员小王端着菜品来回奔忙,后背工装被汗水浸透,“今天翻台三次,比周末还多两成!”店内,二十张餐桌座无虚席,“雄起”助威声与锅底沸腾声交织。邻桌球迷举杯碰盏,热议场上球员的精彩表现。
每当渝超比赛日,这样的场景就在重庆多个区县不断上演。据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赛事期间预计带动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行业消费超亿元。
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城市足球联赛,自9月13日揭幕以来,渝超不仅点燃了市民的体育热情,更以“足球+”模式激活餐饮、旅游、零售等多元业态,重塑重庆消费版图,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力。
渝超的火爆,源自一场“情怀回归”。9月13日渝超揭幕战当晚,21680名观众如潮水般涌入大田湾体育场,瞬间点燃了周边3公里范围内餐饮、零售、交通等业态的消费热情,一个活力四射的“消费辐射圈”就此形成。
在大田湾体育场外,渝中区设立了数十个“渝超”主题集市,球衣、帽子等周边产品琳琅满目,足球涂鸦等个性化服务更是吸引眼球。创意手作区、美食区热闹非凡,就连长江索道也加入其中,推出“渝中雄起”助威饰品,为这场足球盛宴增添别样色彩。
大田湾周边的商家们也敏锐捕捉到商机。鹅岭正街的怪车集市文创店,将渝超41支参赛队的海报和加油口号挂满橱窗。店主张勇如数家珍地介绍着那些充满重庆特色的口号,脸上洋溢着自豪。
赛事对消费的拉动效果显著。9月20日,渝超中心城区赛区第二场比赛在巴南区华熙LIVE·鱼洞举行,1.8万名球迷蜂拥而至,同时任贤齐的巡回演唱会也在此举行,两场活动累计吸引3万余人次,周边商户迎来客流高峰。餐饮商家彭世豪感慨,渝超比赛日营业额是平时的好几倍。小吃摊老板也笑得合不拢嘴,直言准备的东西根本不够卖。
九龙坡区杨家坪步行街的“第二观赛现场”同样热闹。商圈设置超高清大屏直播赛事,配合解说互动和有奖竞猜,单日人流量峰值超万人次,周边商户客流大幅提升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流量的跨区域流动。渝超将41支球队划分为五大赛区,实行主客场制,足球成为区县间的“情感纽带”。开州球迷驱车赴万州,巫山球迷组团乘船至奉节,赛后游览当地景区成为新风尚。据预测,渝超期间跨区县观赛人流将超200万人次,为区县带来旅游收入20%以上的增长。
“渝超”绝非一场单纯的体育赛事,而是重庆在“赛事 + 文旅 + 商业”融合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之举。9月13日渝超揭幕战,不仅掀起体育热潮,更成为激发文旅消费的强大引擎。
赛场外,重庆文旅集团与赛事组委会携手,推出“看渝超·游重庆”文旅融合嘉年华,为球迷送上总价值超2000元的“渝超开幕文旅大礼包”。这份礼包覆盖“吃住行游购娱”全链条:乐和乐都等17家热门景区限时五折;滴滴出行五折乘车;32家酒店专享折扣;外地游客凭票根可免费游览四大景区并参与互动,成功将观赛人群转化为旅游消费群体。
这种创新模式迅速在全市推广。渝中区作为揭幕战举办地,率先出台《2025渝超促消费工作方案》,策划“主题市集、票根联动、全域促销”三大类近百场活动,全力推动赛事流量变现。其创新推出的“票根有礼”活动,让赛事门票变身打折券,2025年9月至2026年4月赛季期间,球迷持票可在参与商户享受优惠。
9月20日,沙坪坝区三峡广场设“第二观赛区”,200张桌椅座无虚席。商圈同步推出“赛事票根 + 消费”联动优惠:持票可享星巴克买一送一、西西弗书店8折、华为体验店免费贴膜。活动首日,商圈客流量提升25%,夜间消费占比大幅跃升。
“票根经济”成为赛事与消费的新纽带。赛事期间,九龙坡区联合商家发放超1000万元文旅消费券,覆盖多领域,还推出“九龙坡欢乐多”嗨享卡及文旅体美食地图权益活动。
各区县更巧妙地将地域特色融入赛事。荣昌的“卤鹅队”、潼南的“柠檬队”、云阳的“恐龙队”,这些充满地方特色的队名成为移动的文旅广告。
▲9月27日,北碚缙云体育中心,小球迷使劲吹响助威喇叭。记者 李雨恒 摄
“渝超不是一场比赛,而是一个城市嘉年华。”重庆工商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研究院研究员莫远明认为,作为我市异军突起的赛事IP,渝超对消费带动作用显著,有力推动了票根经济、赛事经济、夜经济发展,以及文旅、交通、餐饮、住宿等多业态的繁荣。
“渝超的成功在于它打破了传统赛事的经济边界。”莫远明指出,“当5.6元的门票变成文旅消费的入场券,当看球变成跨区县的微旅行,体育赛事就完成了向城市经济引擎的蜕变。”
这种蜕变背后是精准的消费洞察。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,渝超设置了五大赛区,赛程设计刻意覆盖周末和节假日,8个月的超长赛季形成了持续的消费拉动。同时,渝超从元素设计到赛事推广,都与区县的特色文化、特色产品进行了融合,不仅是推动本地新型文化发展、激活周边消费的生动实践,更为今后各类体育赛事配套活动的策划与落地,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样本。
对于未来,如何更好地用赛事撬动餐饮、旅游、零售、制造的全链条共振,激活万千消费场景?莫远明认为,“渝超”要突出体育竞技,但更要跳出体育竞技,多些跨界融合。特别是因地制宜在“足球+文旅”“足球+消费”等方面做文章,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,进一步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,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热气腾腾的消费活力、实实在在的发展增量。
“同时,应维持和提升赛事热度,打造具有区县特色、重庆辨识度的IP体系,让‘渝超’真正踢出重庆辨识度、全国影响力。”莫远明说。